小身材大智慧——咖啡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0-10  |  【打印】 【关闭

  

   

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咖啡能提神醒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识,每天清晨喝一杯咖啡不再是一种用于去困解乏的“打鸡血”疗法,而更多成为上班族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咖啡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休闲饮品。 

  走进咖啡世界 

咖啡Coffee)一词源自埃塞俄比亚一个名叫卡法(kaffa)的小镇,在希腊语中“Kaweh”的意思是力量与热情。有趣的是,最早的咖啡并不是饮品而是食品,世界上第一株咖啡树是在非洲之角发现的,当地土著部落经常把咖啡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咖啡丸,用于犒赏保家卫国的战士。人们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经适当的方法烘焙,再用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 

咖啡树主要分为阿拉比卡(Arabica)和罗布斯塔(Robusta)两种,二者的生长环境以及所适应的海拔高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咖啡豆的咖啡因含量也不同,总体来讲前者对温度、湿度、日晒的要求高,咖啡豆的品质更优。世界上适宜咖啡树生长的区域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块区域也被称为咖啡带,我国云南和海南也囊括其中,在云南多适宜种植阿拉比卡,而海南则以种植罗布斯塔为主。即使同处于咖啡带,不同产区的咖啡豆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世界上咖啡主要有三大产区:中南美洲、非洲和亚洲。2016年奥运会主办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地之一,也以盛产罗布斯塔而闻名于世。 

将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种咖啡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烘焙,再使用意式咖啡机经过高温高压萃取,就产生了传统花式咖啡的基础——意式浓缩,尤其受到人们喜爱。在国内的咖啡馆中,你会经常见到不同种类的咖啡饮品如拿铁(Latte)、摩卡(Mocha)、卡布奇诺(Cappuccino)等,它们都是以意式浓缩为核心,搭配以不同比例的牛奶、奶沫混合而成,这些咖啡种类均属意式咖啡。 

  咖啡与人体健康 

咖啡的特殊魅力不仅吸引了很多“吃货”,在学术领域有关咖啡与人体健康的研究也“风生水起”,那么它在人体中究竟有哪些功效呢? 

早在2004年,哈佛大学医学院Salazar-Martinez E等人就发现常规人群每天喝适量咖啡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更低(1)201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eedman ND等人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结果表明,咖啡的摄入与全因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总死亡率)呈现负相关关系(2)。哈佛大学医学院Mittleman MA团队2012年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的结果提示人类饮用咖啡与心衰的患病风险也呈负性相关(3)。此外,研究还发现咖啡可能会减少患抑郁症的发病风险(4) 

在众多咖啡与人体健康研究中,有关咖啡与肝脏代谢的研究尤为引起关注。美国Harrison SA研究团队于2012年发表于《肝脏病学》的研究结果提示饮用咖啡可以降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等的发病风险(5)2014年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国大医学研究生院Sinha等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因的摄入可以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向基因信号通路,增强小鼠肝脏中的自噬反应,从而激活肝脏脂肪酸β-氧化反应,促使肝细胞中的脂质沉积症状得以改善(6)。德国汉诺威医学院Strassburg CP等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可以降低肝脏氧化应激,从而改善脂肪肝(7)。而随后在2012年由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Tamakoshi K等的研究发现咖啡的摄入量与血液中的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肝转氨酶呈负相关(8) 

关于咖啡对肝脏代谢的影响到底是因为何种成分在起作用,也同样引起研究人员的好奇。但是咖啡含有近千种物质,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物的“百宝箱”,人们发现除咖啡因外咖啡中还含有绿原酸、烟酸、生育酚等。目前研究人员的研究焦点都在咖啡因上,也有研究发现无论在细胞还是在动物模型中,绿原酸都表现出强大的抗氧化能力。但咖啡改善肝脏代谢的作用究竟得益于这些众多物质中的哪一种或几种,仍然有待发现。 

  饮用咖啡的建议 

虽说饮用咖啡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但是过量引用咖啡也非明智之举,凡事皆有,咖啡毕竟是日常饮品而非保健品,更不是药品,过量饮用还是会对身体产生不适反应。例如: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产生焦虑情绪,也可能加重腹泻患者的腹泻症状。另外饮用咖啡不利于人体吸收铁,所以贫血患者不建议饮用;对于胃溃疡患者需要注意,咖啡可以刺激胃酸分泌,这种刺激作用在空腹饮用条件下更为显著。总的来说咖啡虽好,也需要正确饮用,同时注重膳食平衡和合理运动,才能拥有健康高品质生活。 

    

  参考文献 

  1. Salazar-Martinez E, Willett WC, Ascherio A, Manson JE, Leitzmann MF, Stampfer MJ, Hu FB: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40(1):1-82004 

  2. Freedman ND, Park Y, Abnet CC, Hollenbeck AR, Sinha R. Association of coffee drinking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N Engl J Med, 366:1891-1904, 2012 

  3. Mostofsky E1, Rice MS, Levitan EB, Mittleman MA.  Habitual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Circ Heart Fail. Jul 1;5(4):401-5,2012 

  4. Joynt KE, Whellan DJ, O'Connor CM. 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Biol Psychiatry, 54:248-261, 2003 

  5. Molloy JW, Calcagno CJ, Williams CD, Jones FJ, Torres DM, Harrison SA. Association of coffee and caffeine consumption with fatty liver disease,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d degree of hepatic fibrosis.Hepatology, 55:429-436, 2012. 

  6. Sinha RA, Farah BL, Singh BK, Siddique MM, Li Y, Wu Y, Ilkayeva OR, et al. Caffeine stimulates hepatic lipid metabolism by the autophagy-lysosomal pathway in mice. Hepatology, 59:1366-1380, 2014 

  7. Kalthoff S, Ehmer U, Freiberg N, Manns MP, Strassburg CP. Coffee induces expression of 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by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nd Nrf2 in liver and stomach. Gastroenterology, 139:1699-1710, 1710.e1691-1692, 2010 

  8. Yamashita K, Yatsuya H, Muramatsu T, Toyoshima H, Murohara T, Tamakoshi K. Association of coffee consumption with serum adiponectin, leptin,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markers in Japanese work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Nutr Diabetes, 2:e33, 2012 

    

  作者简介: 

  孙艺璇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李于组在读博士研究生 

  李于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