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前往湖南长沙参加“2025年乡村种子教师公益培训”。此次活动在湖南省公安厅、湖南省教育厅指导下开展,来自湘、晋、豫、粤、冀五省的100名乡村教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深度研修。
开班仪式上,蒲慕明院士捐资设立“乡村种子教师奖励基金”,表彰20位扎根农村一线的优秀乡村教师,每人奖励一万元。获奖者们坚守乡村、深山执教的教育故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培训期间,蒲慕明院士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为题作主旨报告,系统解析神经科学前沿,前瞻探讨AI技术对教育模式的革新路径。他特别鼓励乡村教师:“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让AI成为教学创新的助推器。”
在“面对面”交流环节,蒲慕明院士等教育专家与乡村教师围坐恳谈。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小班化教学创新”等现实难题,专家团队逐一解答并提供个性化指导。来自郴州桂东县的张老师感慨:“听完讲座,我大开眼界。回去以后,一定认真学好AI技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乡村种子教师公益培训凝聚了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关注,旨在打造乡村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种子教师”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基层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力量。
乡村教师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一:
刚刚收到这份10000元的乡村种子教师奖金,心里既温暖又感动。这份荣誉和鼓励,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让我深切感受到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与支持。蒲院士您始终心系教育,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教师赋能,这份远见与热忱让我备受鼓舞。未来我会把这份心意化作动力,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更用心地耕耘,努力成为一颗合格的“种子”,带动更多孩子成长,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获奖感言二:
收到这份沉甸甸的认可,给我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的振兴工作注入了巨大的能量,我会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回馈您们的认可。让这份大爱影响更多的人。
获奖感言三:
获评“乡村种子教师”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内心的感受,远非“荣幸”与“忐忑”所能言尽。这份荣誉,像一道温暖而强烈的光,照亮了我三十年风雨兼程的乡村教育路,也照进了我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房。
三十年前,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学校在经历一场暴雨已成废墟,多年以来我一直是在堂屋进行授课。终于盼来了新校舍的拔地而起。看着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那是我前半生最大的慰藉。
然而,生活的风雨从未停歇。就在我为学校一点点改善而欣慰时,命运却给了我的家庭沉重的打击。我的妻子,她没能等到今天,看到我站在这里接受这份肯定,这是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和痛楚。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我的大女儿,高昂的医疗费用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生活的艰难,有时让我在深夜感到疲惫与无助。
正因如此,今天这份来自蒲院士的“乡村种子教师”荣誉,对我而言,意义非凡,重逾千钧。
它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肯定,肯定了我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守护教育火种的微小努力。
更是一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为我女儿延续生命的治疗带来了最切实的希望,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家庭的燃眉之急。这份情谊,恩深似海,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