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晚霞,请你捎去一首思念的歌——追思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逸平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16  |  【打印】 【关闭

  

  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这个如今应用于全国5000多家医院,让1500万患者受益的良药,领衔的开拓者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药理学家王逸平。

  与不治之症“赛跑”了25年的王逸平,在4月11日那天,永远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倒在自己燃烧一生的药物研发路上。沙发前的茶几上,还留着他给自己“治病”的止痛针。

  “再有十年时间,我还想再做出两个新药!”从30岁查出患有克罗恩病起,25年来,他的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建党97周年前夕,上海药物所于6月28日召开追思会,共忆昔日的同事、老师、朋友,并学习王逸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同志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院广大科研人员以王逸平同志为学习榜样,学习他的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中科院新时代创新改革事业,为早日实现“四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同事,但希望你没有病痛的折磨;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新药,让更多的病患解除病痛。”王逸平生前的合作伙伴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宣利江,在追思会上引用上海药物所所长、中科院院士蒋华良的这段话表达哀思,几近哽咽。他俩合作的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实现了多个第一:第一次以能够全面、充分反映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的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标准核心来研制丹参新药;第一个中药开展多成分的动物和人体药物代谢研究;第一个中药开展大规模的运动平板试验验证疗效;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完成IV期临床试验;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开展3万例的真实世界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等。最终这些第一次为该药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充实的科学依据。

  在王逸平的学生、上海药物所博士生李惠惠的记忆里,患者是让原本学医的王逸平走上新药研发路的关键。“一次医院查房的过程中,一个病危的老大爷紧紧抓着他的手,让王老师救救他。”但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望着老大爷渴求的眼神,王逸平感到心酸和无力。“当时王老师就想,只要能研制出好药,就能救全世界患这种疾病的病人。”

  新药研发充满险阻,从数万个化合物中筛选出候选,在优化过程中又要合成成百上千种化合物,能够推向临床的,不足一成。十种新药进入临床,也往往“九死一生”。“如果一个药,全球的医生在开处方时,都会首先想到它,那才是我理想中成功的药。希望此生可以做成这样一个药。”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沈建华回忆起两人在晚霞下的一次对话。他俩曾一起出差,住在靠近地中海边上的一个旅馆里。一个傍晚,他们在阳台上,面向大海和美丽的晚霞,王逸平谈到了他对成功的理解:只有做出临床医生首选的药,才算真正成功。

  中科院院士陈凯先说,王逸平“似乎是一位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为人处事实事求是,从不夸夸其谈”。“他用自己朴实无私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赤诚之心。”

  “我们国家现在要大健康,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我觉得他毕生追求的就是希望能够多研制几个新药,多为老百姓带来一些疗效好、用得起的药。”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说。

  上海药物所党委书记耿美玉研究员在追思会上表示,王逸平研究员是好同事、好老师、好朋友,更是不忘初心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更好地完成国家战略需要和人民健康需求赋予我们的‘出新药’的使命。”

  为了梦想,他以极其坚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和时间赛跑。提及往事,王逸平的妻子方洁泪流不止。今年5月9日,是王逸平女儿大学毕业的日子。方洁早早订好了去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机票。“女儿在国外读书四年,很多孩子父母都去探望过。就因为他忙,我们没有去过。”然而,万万没想到,离全家“春天的约会”还差不到1个月,他却“失约”了。

  “逸平,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同事,但希望你没有病痛的折磨;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一起做新药,让更多的病患解除病痛。”蒋华良道出了同仁们的心声。“习总书记说,做科研就是要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想什么事也没有比治病救人更惊天动地的了。”

  上海药物所党委副书记厉骏无法忘却两个月前和王逸平最后告别的日子。4月21日告别仪式后,他带着沉痛的心情来到黄浦江边,让他意外的是,那天他也看到了晚霞。当天他的微信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那天黄昏,我看到了壮丽的晚霞,我在心中告慰逝者:你为苍生谋福,历尽艰辛,又将彩霞般的灿烂笑容,留下来陪伴我们,我们会在有晚霞的时候来看你。”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8-07-16 见习记者何静 记者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