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最新研究推测类人猿可能起源于亚洲

发布时间:2009-07-10 【字体: 】【打印】 【关闭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7月8日发表公报说,该机构与其他国家研究人员合作研究推测,在缅甸发现的类人猿化石可能说明这一物种起源于亚洲,而不是人们此前认为的非洲。
    
     公报说,早在20年前,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古生物学家洛朗·马里沃就与多国考古学家合作,在中国、泰国、巴基斯坦和缅甸进行挖掘。2005年和2008年,他们在缅甸挖掘出土了多件近4000万年前的灵长目动物化石,其中一块下颌骨牙齿十分尖利,同时磨损也非常严重,说明这种动物习惯用牙咬开坚硬的果壳,吸取其中营养,而这种饮食习惯只在类人猿身上发现过,如南美洲的僧面猴。
    
     在哺乳纲最高等的灵长目动物中,存在两大分支,其一是原猴亚目,如狐猴;其二就是类人猿亚目,包括人类和猴子等。此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类人猿起源于非洲大陆,不过随着类人猿化石在缅甸的发现,上述理论受到质疑。
    
     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