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自然》:基因决定丙肝疗法是否有效

发布时间:2009-08-18 【字体: 】【打印】 【关闭

     不同丙肝患者接受相同治疗,效果却大不一样,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与人体中某个基因的微小变化密切相关。
    
     美国杜克大学的戴维·戈尔茨坦等人8月16日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人体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有一个与防感染基因IL28B相连的基因,当这一基因的碱基T被碱基C替换时,人们接受丙肝疗法的效果便会发生显著变化。
    
     戈尔茨坦等人研究了1600多名丙肝患者后发现,碱基T被碱基C替换后,这个基因便变成了“好基因”,因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丙肝患者比没有变化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具有“好基因”的丙肝患者80%都被治愈,而没有“好基因”的丙肝患者只有30%被治愈。
    
     戈尔茨坦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现,它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有些人却治疗无效。将来丙肝患者可根据他们的基因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据统计,全球有1.7亿人感染丙肝,目前治疗这种疾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干扰素加上利巴韦林,但不同人之间效果大不相同,科学家此前一直不知道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