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谢克昌院士开减排“药方”:高碳能源低碳利用

发布时间:2010-05-17 【字体: 】【打印】 【关闭
近日在以低碳能源为主题的第96期工程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指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是我国现阶段“性价比”最高的减排“药方”。
 
目前,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仍以高碳性的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93.6%;而在以电力为代表的二次能源中,燃煤发电也占到77%。在化石能源碳排放“黑名单”上,煤炭排放居首。
 
专家认为,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到2020年以煤炭为主导的高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仍将高达85%。为此,大力发展以煤炭能源洁净高效利用为主,包括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捕集、贮存、利用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至关重要。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强调要重视和依靠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技术和煤基多联产技术。据测算,到2050年,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技术对我国碳减排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7.5%。
 
除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其他新能源,也是院士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石油工程专家曾恒一认为,大力发展海上天然气,开发海洋能,实现海气登陆工程对低碳能源的挖掘和利用有着重大意义,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我国海洋能资源储量巨大,沿岸、近海及毗邻海域的海洋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达9.899亿千瓦,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等多种能源形式。据有关专家透露,我国计划在青岛和海南建立两个海洋能试验基地,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