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植物适应环境变化速度超预期

发布时间:2010-08-13 【字体: 】【打印】 【关闭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0日报道,英国皇家植物园乔德雷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速度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快得多。这一发现刊登在近期的《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
 
表观遗传学的出现改变了科学家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其研究范围包括对导致基因功能发生改变的隐性影响的研究,而这种影响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的可遗传的影响。按照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现代理解,科学家原以为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使得物种出现可遗传的新特性,从而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这种适应会持续数百年,而让植物无法适应气候环境的快速变化。
 
在对三株不同生长环境的新成种兰花进行重点研究时,科学家发现,尽管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度,但这三株兰花在生态需求、形态学、物理特征和分布上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最终他们得出结论:表观遗传变化会很大地影响个体种类的潜在适应能力,而反过来,这种适应能力会让物种的进化速度比之前认为的要快很多。这项新发现意义重大,它证明了环境对基因活动的影响是可以被记忆的。
 
领导该研究的Ovidiu Paun博士表示:“与遗传信息这个‘封闭’系统相反的是,环境能够改变个体种类的表观遗传背景,而个体通过这种方式产生适应能力也是与现有进化观点的一种互补。研究结果表明,达尔文所说的选择性不只是表现在内在基因信息,同时也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了表观遗传变化,从而使得物种只需经过几代遗传,就能很快地表现出与祖先不同的适应性”。
 
实验室负责人Mark Chase表示研究结果“让我们对植物的自适应能力有了信心”,但他也补充说,让濒危植物脱离原来的生存环境,移植到像植物园这样的类似环境,并不是最佳的保护策略,这有可能破坏植物固有的遗传特性,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其野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