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自然》杂志预测2011年科研热点

发布时间:2011-01-05 【字体: 】【打印】 【关闭
《自然》杂志日前对2011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涵盖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四大领域。
 
Eemian时期气候反演研究
 
格陵兰北部冰芯钻取(NEEM)项目目前已成功在2500多米深处达到基岩。科学家正在对冰芯中所含气体和各种粒子进行分析以获取Eemian间冰期(这一时期的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还要高5℃)气候的有关细节,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公布。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价值证明
 
GWAS已为我们揭示了各种疾病与基因特定区域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不过让人泄气的是,GWAS还未能显示出太多在这些关联背后的生物化学信息。在2011年,我们希望能真正了解到,基因及非编码区域对那些与代谢、肥胖和糖尿病相关的医学条件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
 
干细胞研究:整装待发
 
科学家知道如何将人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并将iPS细胞转化成为其他细胞类型。接下来,从病人体内获取的iPS细胞将更多地应用到医学研究模型、潜在药物的筛选以及为何现存药物只对部分病人有用的研究上。
 
基因组测序大爆发
 
在2011年里,人类基因组测序所需花费无疑将有所下降。下一代基因测序仪器已开始投放市场,这将使得进行全测序的人类基因组数量节节攀升。
 
捉摸不定的希格斯玻色子
 
尽管2011年,人们仍不大可能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了,但LHC也许能帮我们找到其他发现,如超对称性的证据。同时,科学家仍寄希望于通过费米实验室里的那台垓电子伏加速器(Tevatron)抓住“上帝粒子”的尾巴。
 
暗物质的关键时刻
 
一系列的地下试验将继续找寻暗物质粒子——期待2011年能给我们个答案。
 
丙肝治疗
 
包括丙肝治疗药物Telaprevir在内的多种药物获批是人们在2011年的迫切愿望之一。全球有3%的人感染了丙肝病毒,Telaprevir或将为他们带来希望。
 
另一个地球
 
天文学家希望开普勒望远镜(Kepler telescope)能给他们带来这样的好消息:类日星附近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已找到太阳系外数以百计的行星了,尽管资料并未完全公开。
 
合成生物学:想想多细胞
 
科学家不用非得通过单个细胞弄清复杂的合成生物学了,我们可以期待有更多关于细胞群体行为的文章在今年发表。利用细菌来制药或许会成为现实。
 
航天飞机的最后时刻
 
4月,美国宇航局(NASA)的航天机群将运送阿尔法磁谱仪(AMS)到国际空间站,完成其最后的飞行。
 
太阳系探测器
 
3月,NASA的“信使”号将成为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先锋,而“黎明”号也将于8月开始对Vesta行星进行探测。
 
超级激光与聚变的瓜葛
 
美国加州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将引发聚变燃烧,以期用氢同位素贡献出更多能量。
 
地球探测
 
欧空局(ESA)的“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的研究结果将于今年公布,海平面上升将得到更好的监控。此外,“水瓶座”卫星对海水盐度的测定以及“荣誉号”对太阳射线和反射、吸收太阳光的大气颗粒的观测也将于今年启动。(科学网 张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