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PNAS:日本研究发现视神经脊髓炎病因

发布时间:2011-02-16 【字体: 】【打印】 【关闭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该小组发现了视神经脊髓炎的一个致病原因。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血液中,特定的淋巴细胞会显著增加,从而产生破坏神经系统细胞的抗体。这一发现为根治视神经脊髓炎带来了希望。
 
视神经脊髓炎是危及视神经和脊髓的疾病,患者会反复出现视觉障碍、眼部麻痹和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难治之症——多发性硬化症类似,所以二者曾被视为同一类疾病。但是随着研究进展,科研人员逐渐认为它们属于不同疾病。
 
日本国立精神和神经医疗研究中心的山村隆研究员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分析了24名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血样,发现其中一种名为“PLASMABLAST”的淋巴细胞比正常人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都要多。经研究确认,这种淋巴细胞因受到免疫活性物质IL6的刺激而增多。在IL6免疫活性物质的刺激下,该淋巴细胞还会制造破坏神经系统细胞的“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最终引起视神经脊髓炎。
 
研究小组认为,如能运用药物干扰IL6免疫活性物质,就有望根治视神经脊髓炎。目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某种药可以干扰IL6物质,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这种药的干扰作用的确能导致“PLASMABLAST”淋巴细胞减少。因此,研究小组准备开展临床试验进一步加以分析。
 
山村隆指出,目前视神经脊髓炎主要利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因此详细了解该病的病因和更有针对性的用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