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中国首次对“河西走廊”戈壁进行综合科考

发布时间:2011-09-08 【字体: 】【打印】 【关闭
来自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等机构的27名科考队员,将历时两年完成有关甘肃河西走廊戈壁形成演化及其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基础性调查。这是中国首次对戈壁进行的专门综合科学考察。
 
这项名为“甘肃河西戈壁综合科学考察”的活动9月7日正式启动,该活动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兰州大学等机构共同发起。
 
科考队员将分组对戈壁类型与分布、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水文、土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危害方式与程度,戈壁周边地区人文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刘世增当日表示,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戈壁作为荒漠化的一部分,其环境退化十分严重。由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致使戈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已演化成中国主要的沙尘暴源区和运移路径。
 
据统计,中国戈壁面积约56.9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戈壁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甘肃戈壁约8.55万平方公里,且均分布于河西走廊。
 
刘世增说,迄今为止,中国对戈壁还未做过专门的综合科学考察和系统研究,只在研究沙漠和沙漠化的同时,对戈壁基本特征、成因、空间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散的研究。此次考察,将初步探讨戈壁形成演化及生态功能作用,为中国荒漠戈壁研究积累基础性资料。
 
刘世增说,通过此次科考,不仅将掌握河西戈壁资源现状、利用和保护策略,提出河西戈壁资源合理利用方式及综合治理模式,也为同类地区戈壁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