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人类受精卵也有“脉搏”跳动

发布时间:2012-01-06 【字体: 】【打印】 【关闭
英国研究人员1月3日在美国学术刊物《生育与不孕》(Fertility and Sterility)上报告说,人类受精卵具有类似“脉搏”的规律性跳动,并且这种跳动的特征与受精卵的发育变化密切相关,可在人工授精中用来判断哪些受精卵会有较高的成功率。
 
据介绍,当前的人工授精技术成功率不高,往往要先准备多个卵子进行人工授精,然后挑出一些看来比较健康的受精卵植入子宫中,期待其中会有能成功发育的。这有两方面风险,一是挑出的这些受精卵仍然可能都失败,另一方面也可能运气太好,植入的多个受精卵都成功发育而产生多胞胎,给产妇带来较大风险。
 
因此,判断受精卵的健康状态对人工授精来说非常重要。前不久曾有研究人员发现,实验鼠受精卵内部的细胞质存在一种类似脉搏的跳动,并且这种跳动的特征与受精卵健康程度相关,比如跳动速度越快的受精卵健康水平越高。
 
本次研究则首次从这个角度对人类受精卵进行了观察。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受精卵中也会出现类似脉搏的跳动,并且其跳动特征也可以与受精卵的发育变化情况相关联。
 
领导研究的卡尔·斯旺教授说,这项技术可用于选择最有可能成功发育的受精卵,从而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并且由于能够精准地选择受精卵,而不是靠植入多个受精卵去碰运气,也可以减少多胞胎的风险。(来源:新华网 黄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