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中国启动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研究

发布时间:2012-02-10 【字体: 】【打印】 【关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晚中生代温室地球气候—环境演变”2月9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启动,这项研究将探究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长周期温室气候—环境变化的成因和机制,总结温室气候的自然演变规律,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介绍,当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20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全球气候是否会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地球状态,这是从社会大众到科学界共同担忧的问题。探索地质历史中,尤其是前第四纪温室地球条件下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机制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可为洞悉未来全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王成善说,晚中生代(包括古近纪)是显生宙温度最高时期,是地质历史中最典型的、距离现今最近也是地质记录保存最完整的温室地球时期。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晚中生代温室气候条件下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据介绍,这一研究已被列为国家“973”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重建晚中生代温室地球古气候和古环境状态及其演化规律,揭示温室地球气候—环境快速变化的过程及机制。该项目下设的课题包括:中国东北晚中生代大型陆相盆地古环境演化、晚中生代东亚地区古气候重建、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与综合研究等。